中国工程院院士林俊德:献身国防科技 奋斗到最后一刻

央视网消息:林俊德,我国爆炸力学与核试验工程领域著名专家,驻疆某部队原研究员、中国工程院院士。他参与了我国所有的核试验,一辈子隐姓埋名,为我国国防科技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。

清明追思,我们的记者近日采访了林俊德的儿子林海晨,他为我们讲述了十年前父亲在被确诊为胆管癌晚期后,放弃化疗和手术,继续工作到生命最后一刻的感人故事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唐都医院护士 赵俊青:所有的人都在跟院士说,您现在不适合坐起来。但林俊德院士就说了一句,躺在床上就是病人,坐起来就是正常人,哪怕是只有几个小时,我也要在最后的时间,他就是一定要坐着工作。

林俊德儿子 林海晨:他什么都不让进来,你就让我安安心心工作,也不要来看望我,不要那些,他争分夺秒抢时间。他那个时候感觉就是说,我的时间已经不多了,你们就不要来占用我这个宝贵的一点时间,让我把这些时间用在刀刃上,用在最重要的事情上。

林俊德放不下的事业始于新疆马兰。1963年,我国首次核试验的准备工作全面展开,25岁的他接受了研制测量核爆炸冲击波压力自记仪的任务,他带领着和自己同样年轻的科技人员一起,扎根大漠,从零开始,开展了艰苦的技术攻关。

林俊德:自己设计钟表机构,加工第一批出来以后不好使,我是一个牙齿一个牙齿锉,调整公差,连夜那么做,这个实践过程很有趣,结果还是把它做成了。

1964年10月16日,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爆炸成功,林俊德负责研制的压力自记仪准确测量到了核爆炸冲击波的参数,为我国首次核试验留下重要数据。之后,从原子弹到氢弹,从大气层到地下,他带领团队研制出系列测量系统,在我国历次的核试验中得以成功运用。

林俊德:你这个成功的关键是什么?一个是机遇,一个是发狂。成功不成功的确有个机遇,比如说我也做了点工作,好像取得一点成功,的确是国家有这个舞台,搞核试验,刚好把你放在一个很关键的岗位上,让你有去闯的机会,没有这个当然你也就没有成功,是不是?第二个是要发狂,一旦抓住机遇你就要发狂地工作,想着不可能的事就可能了。

林俊德:戎马一生 魂归马兰

在生命最后的两天时间里,林俊德在电脑上整理了大量资料,三次打电话指导或询问科研工作,两次召集课题组成员布置后续任务。2012年5月31日20时15分,他终于放下工作,可以休息了,享年74岁。

林俊德儿子 林海晨:他很平静。他说我这辈子按他生前那种说法,干的这件事,他走得应该不是很心甘,但是还算可以。唯一觉得遗憾的就是这个病情急转直下太快,他没有把他手头所有的事情交代完。

林俊德:咱们国家进行这么一个伟大的事业,自己有幸在一辈子中为这个工作作点自己微薄的贡献,还是觉得非常荣幸,这辈子也够了。能做那么一件事,觉得人生价值也得到充分体现了。

林俊德去世后,按照遗言,他的骨灰埋葬在了新疆马兰,从此,他与战友一起永远守护他们曾经战斗了一辈子的地方。

关键词:

编辑: MO
下一篇: 最后一页

相关新闻

精彩推送